一周市場回顧

金融地產“護盤”,A股震蕩向上

 

節后2個交易日,市場有所震蕩,上證指數收漲0.34%,其他主要指數回落,創業板指下跌2.46%,滬深300下跌0.30%,中證500下跌0.65%。

 

行業方面,一季度銀行、保險等企業業績亮眼,此外4月份百強房企銷售數據出爐,同比上漲,全周金融、地產、傳媒表現較優,申萬一級行業方面,銀行(3.74%)、傳媒(3.51%)、非銀金融(3.29%)、房地產(2.85%)、紡織服裝(2.66%)等行業表現靠前,家用電器(-3.91%)、通信(-3.66%)、電子(-2.74%)、電力設備(-2.15%)、有色金屬(-1.83%)表現靠后。

 

海外方面,歐美股市上周(20230501-20230505)漲跌不一。美聯儲如期加息25基點,鮑威爾稱累計500bp的加息使政策利率已經到達或接近足夠有限制性的水平,但同時仍強調通脹前景并不支持降息。此外,美國公布的非農數據好于預期,鑒于核心通脹壓力仍大,疊加銀行業動蕩、債務上限危機發酵的負面影響,美股全周震蕩。

 

插圖1.jpg

 


一周熱點回顧

4月PMI數據出爐:制造業收縮、服務業擴張

 
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4月份,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(PMI)為49.2%,比3月下降2.7個百分點;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.4%,比3月下降1.8個百分點,高于臨界點。

 

具體來看,受市場需求不足和一季度制造業快速恢復形成較高基數等因素影響,制造業PMI降至臨界點以下,景氣水平環比回落。其中,供需雙雙回落,制造業主動去庫存。此外,進口、從業人員、價格等指標均不同程度下滑,說明制造業活動趨于收斂。

 

但是,整體來看,就業人員的下滑速度好于供需指標,所處的分位水平也相對更高;原材料價格-出廠價格的剪刀差進一步收窄,反映終端價格相對強于原材料端,意味著內生性的經濟循環仍在蓄勢中,中期的修復前景仍舊相對積極。

 

4月份,非制造業保持較高景氣水平,服務業、建筑業等非制造業PMI仍在擴張區間。其中,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3個月位于較高景氣區間,與居民出行和消費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、住宿、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高于60%,行業業務總量明顯增長。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3.9%,連續三個月位于高位景氣區間,建筑業生產活動持續較快擴張。

 

總體來看,4月中國經濟運行呈制造業收縮、服務業擴張的特點,前期“恢復性”反彈之后,經濟的內生動能可能仍在相對低位,基礎仍需繼續鞏固。但是往后看,不論是生產還是消費端,相比潛在增長速度仍有提升空間,中期經濟動能的修復方向相對確定。

 

 

 

一周資金追蹤

成交活躍,外資加倉金融、食品飲料

 

上周兩個交易日,單日成交量均在萬億以上,日均成交額為11233.46億元,較節前一周有小幅提升。

 

資金方面,南向赴港資金(內資)上周凈買入18.34億港元,其中滬市港股通凈買入18.76億港元,深市港股通凈流出0.42億港元。北向資金(外資)上周凈流出8.06億元,滬股通凈流入35.37億,深股通凈流出43.43億。

 

具體行業方面,外資凈流入的板塊包括食品飲料、銀行、非銀金融、汽車、醫藥生物等,其中食品飲料的凈流入超過25億,凈流出的板塊包括計算機、電力設備、家用電器、傳媒、鋼鐵等,其中計算機的凈流出為23.74億。

 

插圖2.jpg


 

市場估值分位數

 

插圖3.jpg

 

估值方面,截至5月5日,滬深300指數PE估值為12.34倍,處于上市以來36.50%分位,中證800指數PE估值為13.78倍,處于上市以來39.57%分位;風險溢價而言,滬深300指數風險溢價為5.37%,處在近5年以來67.07%的分位水平;中證800指數風險溢價4.53%,處在近5年以來62.08%的分位水平,均具備不錯的配置價值。